800小说网 > 乱世栋梁 > 第八十九章 恩人(续)

第八十九章 恩人(续)

800小说网 www.800xs.me,最快更新乱世栋梁 !

    河边,李笠和梁森骑着马慢慢走在草地上,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,他们已经学会骑马,再不会‘磨裆’。

    之前,他们骑马跟着李义孙回营,因为不知道骑马要领,裆部磨破,走起路来像鸭子,两腿一拐一拐,让人看了忍不住想笑。

    当然,所谓‘会骑马’只是能骑马代步,距离骑马作战还早得很。

    梁森想起那日战场上骑兵的凶猛姿态,有些憧憬,问一旁骑着马的李义孙:“二郎君,养一匹马的花费是多少?真想养马,时常练习。”

    李义孙笑道:“在草原,和在中原,养一匹战马的花费天差地别,中原养马更贵。”

    “中原没那么多草场,养一匹战马的花销,至少能养五个战兵,而且还得有人伺候,每日喂料多次,喝的水要干净,平日里,得有地方跑马,不然马儿没力气”。

    听到这里,梁森知道养马梦也就只是个梦,一匹战马的日常开销顶五个兵,若以五户养一兵计,那么养一匹战马,就至少得二十五户农民伺候(余粮)。

    然后,还得有宽阔的地方让马散步,这不是一个寻常人家能够做到的。

    按这么算,鄱阳郡里,一个百来户的村子(种地为主),也才能养四五匹战马,当然,普通骑乘马和驮马没那么贵(相对而言),花销也没那么大。

    梁森正在感慨,李笠却在走神。

    侯景之乱,是史书上记载的四个字,这四个字的背后,是腥风血雨的江南,是烽火连天的大地,是无数化作废墟的城池村庄,是原野上的累累白骨。

    无数百姓在乱世中死去,数量之多,已经无法统计出大概的数字,史官用寥寥几个字概括:千里绝烟,人迹罕至。

    烟雨江南,三吴之地,是最富庶、人口最稠密的地区,却得了“千里绝烟,人迹罕至”八个字描述,那要有多惨?

    南朝经过这一场大劫难,如同人被打断了脊梁,再无收复中原的希望。

    关于这段时期,李笠渐渐想起一些学过的历史知识,记得侯景是北朝叛将,带着残兵南逃入梁,结果化身乱世魔王,把梁国搅得天翻地覆。

    惶惶然如丧家之犬的残兵败将,居然能把一个拥兵数十万、幅员辽阔的国家弄垮,问题出在哪里?

    出在梁国国内尖锐的社会矛盾。

    权贵穷奢极欲,却还想要更多,高门士族想要高官厚禄,宗室、皇子们想要御座;百姓被剥削得受不了,咒骂着贪官污吏不得好死。

    无数人,都期盼着大火烧起来,权贵、宗室想要趁火打劫,而百姓,想要骑在头上作威作福的衣冠禽兽们倒霉。

    遍地干柴的梁国,一点就着,至于侯景,不过是点火的人,当大火真的烧起来时,无论贵贱,都消失在火海之中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李笠抬头看天,仿佛看到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。

    跑到西魏,巴结权贵,好搭上杨隋、李唐这两辆顺风车,让子子孙孙过好日子,如此想法看起来美妙,却很有可能只是他的一厢情愿。

    无论哪个国家,内部的权力斗争都在所难免,对于并不精通历史的他来说,根本就没办法‘精确’的找靠山,避开一次次的权力斗争风波。

    无法确保自己每一次都站在胜利者身边,所以,即便知道了大势,不代表自己能活到最后。

    一如沙漠里的旅人,即便知道了正确的方向,并不代表自己就能活着走出沙漠、抵达终点,因为旅人不知道有水源的那些绿洲在哪里,很容易死在沙漠中。

    西魏后面是怎么变成隋国的,他根本就不懂具体过程,更别说“衣冠南渡“这四个字,让他总觉得心里有一种情绪在涌动。

    李笠心意已决,要回梁国,阙南虽好,但他想要尽快回去。

    去年十一月,他在寻阳出事,很可能家人、郡廨、徐参军到现在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也许截止今天,家人、郡廨还以为他在寻阳,入了湘东王府陪伴世子左右,而徐参军以为他已经回了鄱阳,短时间内各方也不会相互验证。

    所以自己时隔将近半年后回鄱阳,恐怕大伙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劲。

    但时间一长,他的去向问题就会浮现出来,李笠不想为此惹出麻烦,也担心时间长了家里出什么事,当然要尽快回去。

    李笠向李义孙表明了回家的决心,梁森见李笠做了决定,自然是要一起回去的,救了弟弟之后,就和李笠回鄱阳。

    至于到了鄱阳要如何生活,他对李笠有信心。

    李义孙见两位去意已决,并不打算强留对方,有些遗憾的说:“既如此,请二位再小住几日,等我安排安排,备好谢礼。”

    李笠没有虚情假意的推辞,李义孙继续说:“二位一路南下,我要派人护送,可过了汉水,入了梁国境内,二位要如何平安回去?”

    “梁兄弟的弟弟,还等着解救,二位要如何救人?”

    “再说,二位回到家乡,万一被人欺负,如何是好?我不能让二位恩人就这么回去,所以,要准备谢礼,这需要一些时间,请二位再等等。”

    。。。。。。

    土路旁,百余骑准备就绪,即将出发、向南而去,李笠和梁森站在路边,与送行的李义孙告别。

    李笠坚持要回梁国,梁森也是,李义孙见挽留不住,便做了安排:派出百骑,护送二位恩人南下,前往汉水北岸,魏、梁边境。

    到了那里,护卫人员会找到当地‘友人’,协助李笠和梁森渡河南下,进入梁国雍州地界。

    为了一路上的畅通无阻,身有军职的李义孙,以军府的名义派“部下”李笠、梁森南下公干,有文书和凭证,所以一路上可以从容投宿驿馆、传舍,不必风餐露宿。

    为了答谢两人的恩情,李义孙备下谢礼,均为便于携带的财物,其中有不少金铤,又派部曲二十四人,跟着李笠回梁国,从此追随左右。

    旁边,站着二十四名男子,年纪不一,却都是年轻人,一个个孔武有力,李义孙看着这些熟面孔,说:

    “诸位都是李家的部曲,都曾指天发誓,以命相随。”

    “从今日开始,我李家的恩人、我弟弟李笠,就是诸位的郎主,诸位替我侍奉他左右,履行当初对我的誓言!”

    这二十四人闻言,齐齐向李笠行礼:“小人,愿追随郎主,一生一世!”

    李笠赶紧让诸位壮士平身:“都别客气,都别客气...”

    李义孙和李笠都姓李,说不定许多年前是一家人,于是两人认了兄弟(堂兄弟),这二十四人,是李义孙从部曲中精心挑选的壮士,从今往后,跟随李笠左右,为李笠看家护院。

    他们个个精通骑射、技击,又吃苦耐劳,为人不错,作为阙南李家的部曲,侍奉李家的恩人。

    他们家中都有兄弟姊妹,能够照顾阙南的双亲,所以没有后顾之忧。

    一路南下,到了汉水边上,随行护卫的百余骑兵就要北返,这二十四位壮士则要继续跟着李笠南下。

    今生今世可能再回不得家乡,再无法和家人见面,却无怨无悔。

    李义孙备下如此大礼,真心实意,李笠不会虚伪的假作推辞,现在,他和李义孙互道珍重,随后上马,扬鞭而去。

    李义孙看着李笠远去的背影,良久,叹道:“也不知,何日才能再相见?”